創拓2016年回顧與感謝

各位創拓的朋友們:

2016年即將來到尾聲。暫停腳步,回頭望向所來路徑,既驚訝於時光流逝之快,又不能不感受到世界、台灣與自身的重大變化。

2016年是全球化大趨勢明確反轉的一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成功,引發世界譁然。美國總統大選,政治素人川普對內訴求美國內陸的白人保守派中下階層、對外則標榜「讓美國再次偉大」,擊敗了選前呼聲最高的國務卿希拉蕊女士。

臺灣無論政治上或經濟上,也同樣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大的政治新局。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在經濟發展上曾有兩大優勢:一是倚賴電子業及高科技硬體產業在國際產業鏈上的分工,二是傳統製造業,在中國大陸同文同種與改革開放的機遇下,延續其低成本製造出口的競爭優勢。而在2016年的現在,上述兩大優勢也都出現難以為繼的狀況。家族企業內部的紛爭、台商的困境、新生代的創業熱潮,以及臺灣法律制度的重新建構,均是上述政經大環境下浮現的主題。

在這一年,我們創拓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全體團隊,本於創業當日的專業知識與熱情,協助新舊客戶回應當前形勢的挑戰,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更上層樓的成績。

一、業務拓展:深耕現有優勢、擴展產業觸角

在國內資本市場發展緩慢的大勢下,創拓的資本市場團隊仍然延續2015年的表現,協助多家國內外公司在台灣及香港的證券交易市場,辦理第一上櫃案、現金增資案以及法令遵循相關事宜。在併購業務與新創事業的交會點,我們成功協助本國網路事業新創團隊將其業務出售給外資同業,協助國內上市櫃公司規劃將其多餘資金投向新興娛樂服務事業,並且協助本土創投基金業者投資醫療服務產業。在台商跨國投資的議題上,創拓的團隊成功協調開曼群島與中國大陸兩地的法律顧問,協助台商應對外部投資人發起的經營權爭奪糾紛,並阻卻外部投資人掌握經營權的企圖。

在訴訟與糾紛解決方面,創拓的團隊表現依舊傑出。我們除了持續參與臺灣史上最高裁罰金額的聯合行為裁罰案件外,也與美國的反壟斷訴訟事務所協同作戰,在臺灣提出公平交易法聯合行為的民事侵權求償訴訟。我們優秀的訴訟律師,將他們的專業與熱情投入各個不同的產業及法律領域,在商標、著作權與勞動爭議上成績斐然。雖然有愈來愈多的家族爭產糾紛浮上檯面,但也有具遠見的家族企業家第一代,在事業有成之後,委託我們的團隊進行家族事業傳承的長期規劃。

二、公共參與:善盡公民義務、形塑公平規則

法律服務作為一種志業,與其他以營利為最終目標的事業,最關鍵的區別,在於法律服務的公共性質。我們每一次參與個案,都將在細微的程度上影響未來相似案件是否能得到公平而合乎正義的判決。而法律的變革,攸關國家整體政治與經濟運作效率,將會對國家未來的發展路徑造成重大影響。我們可以自豪地向各位朋友報告:創拓的團隊沒有在律師的公共參與責任上缺席。

三年前在國內法人金融市場開始熱銷的人民幣TRF(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自去年下半年起,因人民幣匯率的重貶引發鉅額違約損失,在台灣金融圈掀起不小的風暴,受災戶多為業務橫跨兩岸的中小型製造業台商,嚴重衝擊臺灣的經濟基礎。我們於今年四月自力舉辦「人民幣TRF的財務本質、法律規範及自保策略」研討會,並邀請了國內財金學者擔任來賓,向投資受災戶說明這種金融商品的性質與自救方式;創拓的律師並在今年五月及十月應中華民國仲裁協會邀請,向社會大眾介紹以仲裁及調解的權利救濟方式。

在重大政策方面,創拓的法律團隊就「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內容及其影響,向文化部提供法律意見及應對方案。在眾所矚目的公司法全盤修正中,我們與政府智庫合作,針對矽谷新創事業的法律與投資環境提供分析,作為改進《公司法》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專章的執行、以及公司法全盤修正的張本。我們也積極參與法律知識的傳播與普及,在體制內的研究所法律專業相關課程,或者在各種多元化的在職進修管道與演講中,都可以看到創拓的律師們在講臺上的身影。

「創拓法律週訊」仍然維持每週一篇的出刊頻率。週訊的主題隨著我們律師團隊人數的成長而日益多元。我們的主題,除了人民幣TRF、樂陞的公開收購違約案、復興航空解散案以外,也在諸多全國關切的民生經濟大小議題上發聲,從電業法修正、文創園區、行動支付與金融科技、兆豐銀行在美受罰案等等。我每一次閱讀同事寫的週訊,都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用心與專業識見。

除了透過Facebook這種新興媒體的推播,我們也同時致力於讓我們律師的觀點,透過各種管道讓閱聽習慣不同的讀者可以接觸到,包括事務所隔週固定發行的電子報,以及傳統平面與影視新聞頻道的曝光(我們甚至攻上了國內頂尖的時尚雜誌!)。走筆至此,要謝謝每一個在不同場合向我們致意的讀者朋友們,你們的肯定,激勵我們持續擦亮「創拓國際法律事務所」的招牌。

三、營運治理:團隊穩定成長、運用科技優勢

Albert E. Jenner, Jr.是我的母校伊利諾大學法學院畢業的名律師。詹森總統組成了Warren Commission,調查甘迺迪總統被刺一案,延聘Jenner擔任這個調查委員會的法律顧問。詹森總統曾有意提名他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母校耆老相傳,Jenner婉拒的理由是:教育事務所裡的年輕律師,比起出任大法官,是更為重大而嚴肅的使命。

創拓的年輕律師們,不論在訴訟或非訟業務,都展現可觀的潛力,開始負擔更多責任,我們四位合夥人也在對他們的培訓與監督上投注更多心力。今年加入創拓團隊的年輕法律人中,甚至有位年未二十、中英文俱佳,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法律系的臺籍高材生,來到創拓暑假實習,體驗法律實務工作的內容。這些年輕的法律人將是臺灣邁向法治社會的重要支柱,在與他們共事的過程中,教學相長,我們四位合夥人都感受到自身負有的傳承責任,開始理解前人心境。

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個組織的能耐取決於最短而非最長的那一塊木板。除了優秀的年輕律師,今年我們進一步強化了行政團隊的陣容,將他們的經驗與我們多種數位化的管理與推廣平台結合。行政人員在幕後的支援是我們在今年得以進一步擴張業務範圍、提升服務效率的關鍵。創拓團隊將進一步深化新技術的使用,讓我們的同仁,能夠將真正寶貴的資源——也就是時間,專注用於提供客戶更準確、更有效率的法律服務。

四、展望未來:拓展法律服務的可能性

回首2016年,我們略有小成,大致達成了我們去年此時給自己的期許,但前方仍有漫漫長路,我們沒有時間自滿自得。來年,希望整個事務所團隊,在強化既有基礎的同時,能夠為臺灣邁向理性的法治社會,貢獻自己的一分創造力量。在這裡感謝各位朋友對我們一直以來的信任與支持,創拓的每一位同仁對此都點滴在心,不敢或忘。祝各位新年快樂,我們2017年再見。

                                 創拓國際法律事務所 司徒嘉恒

                                 2017年1月3日

創拓新聞/近期活動

「創拓商務法律講堂」是創拓國際法律事務所為商務人士開設的一系列法律入門講座。

創拓2015年回顧與感謝

各位朋友,

      2015年是創拓國際法律事務所度過的第一週年。對我們全體團隊來,這是充滿挑戰、充實且圓滿的一年。我們不但成功地克服了財務與資金上的險峻挑戰,更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回首來時,我們慶幸自己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道路,更感謝所有的朋友在這一段時間毫無保留的支持。

    還記得當初創業時,親友們對我們四個合夥人都有共同的質疑:你們的案子要從哪裡來?其實當時我們也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團隊成員對律師這份工作都有著無比的熱情。我們也堅信,這股熱情與堅持,會讓我們克服所有的挑戰。

    我們辦到了。這一年,我們完成所有設定的目標。2015年的最後一天,我藉此簡短報告並回顧團隊一年辛勤的成果,也跟所有支持我們的朋友們說:我們應該沒有讓你們失望。

一、業務拓展-高端與新創市場同步發展

       雖然沒有大型事務所的品牌加持,但這一年,我們仍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高端客戶與新創事業領域都有所斬獲。

    在高端領域,我們以跨國案件、併購與資本市場為最重要的利基點。今年,創拓成功地協助財星五百大(Fortune 500)的美國上市科技公司,進行跨國併購並解決高難度法律問題。我們亦為香港上市公司客戶,就其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一事,應香港證交所要求出具法律說明。創拓資本市場工作團隊也順利為多家國內與國外公司處理來台第一上市案、現金增資案、可轉換債發行案等資本市場規劃。創拓團隊也就影視產業的跨國投資與海外行銷等議題,提供法律意見與研究。在跨國案件、併購與資本市場領域,我們精巧且戰力驚人的團隊,打破了只有千軍萬馬的大型事務所方能勝任的迷思。

    創拓的訴訟與糾紛解決團隊,也沒有在重大矚目案件缺席。我們今年持續參與國內史上最高額,總裁罰金額高達新台幣60億元之聯合行為裁罰案件。同時,憑藉著團隊優異的外語能力與細緻的處理技術,我們爭取到世界級日本商社的信賴,委託我們處理數十億元標的之重要工程糾紛。此外,我們也參與了國內知名上市公司海外金融商品仲裁案、公司經營權爭奪案、知名家族企業內部糾紛等高度矚目案件、以及上市櫃公司營業秘密保護案件、高階員工競業禁止等商業敏感性極強案件。誰說中小型事務所只能處理低技術、低報酬的小型訴訟案呢?

    身為新創的法律事務所,我們也沒有忘記對新創產業的熱情與關注。今年,我們為協助客戶參與Startup 500及募集首輪天使資金,提供境外投資合約及投資架構之意見,並協助其進行股權重組。我們也協助多家客戶商議並撰擬新創事業之股東合約、服務合約、設立海外據點等。我們在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創業服務辦公室」,為中小企業及新創團隊提供法律諮詢;在這過程中,我們團隊持續與新創事業圈對話;從各類新創事業面臨的多元挑戰,持續刺激自己解決法律艱難問題的能力。

二、信譽累積-打造商務法律專業品牌

       身為新興法律事務所,往往面對別人半信半疑的眼光。難免有時候我常常忍不住暗想:你們到底有沒有看過我們學經歷?你們到底知不知道我們真的很厲害?好吧,正面思考:如果外人不知道我們行不行,我們就得想辦法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能耐。

    我們開始針對國內外重大法律案件提供即時的專業評論。今年以來,「創拓法律週訊」每週一篇,從不間斷。週訊的主題與新聞時事結合,涵蓋敵意併購、衍生性金融商品、跨國投資、公平交易、白領犯罪、稅務規劃等,不一而足;我們討論過日月光與矽品的經營權大戰,也討論過胖達人的內線交易案。透過Facebook等新興媒體的推播,我們確定所有知道我們的朋友,也同時熟悉「創拓法律事務所」這張招牌。隨著我們的官方網頁與Facebook點閱率逐漸攀升,也終於慢慢出現了因為團隊品牌而非合夥人個人關係前來洽詢的案件。這是我們品牌建立的重要指標。

       創所的四位合夥人都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與經歷。我們曾經遇到過的問題是:你越熟稔的朋友,可能反而越不清楚你的專業領域在哪裡。以我自己為例,雖然我一直以身為商務訴訟律師自豪,但仍有多年老友一直以為我是位併購律師。因此,與自己的人際網絡與潛在客戶有更多的專業互動,確實有其必要。今年7月以來,我們規劃了一系列「創拓商務法律講座」;這是一個以20人為上限的小班制講座,不定期由合夥律師挑選自己熟悉的專業主題,邀請親近的朋友前來分享商業上經驗與法律問題。藉由這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參與來賓更清楚我們的專業背景,我們也在過程中更深刻體會到了潛在客戶的市場需求。

    今年我們還建立了創拓法律電子報,且持續為台灣上市櫃公司的董事會提供多元的教育訓練課程。有別於傳統中小型事務所跑單幫的業務型態,「創拓法律事務所」的團隊品牌,逐步建立。

三、制度建立-多元團隊與智慧工作環境

      成事在人。我們從第一天就體認到優秀團隊的組成,是這個事務所能否成功的最主要關鍵。團隊成員到齊後,如何建構一個成功的工作平台與制度,也是刻不容緩。

   在擘劃階段,我們就有了「商務走向」但「專業分工」的構想,並且進一步尋覓適合的成員。有別於許多事務所「同性相吸」的組成型態,例如一群專業領域完全相同的訴訟律師組成合署事務所,做著同質性的訴訟案件,我們選擇與不同背景專長的好手組成合作夥伴,尊重並欣賞彼此的優點,也願意支援彼此的不足。司徒嘉恆專長於資本市場與跨國交易,我專精於商務訴訟,楊芝青擅長公平交易與智慧財產權,最後我們碰到了楊家欣,專精於金融與企業併購。這樣的多元團隊組成,讓我們很有自信,各種商務法律疑難雜症,我們十之八九都對付得了,也有信心在團隊合作之下,可以做得更細緻。

   今年,有幾位年輕的優秀律師加入,讓創拓團隊陣容更為堅強。招募律師時,我們測驗的標準很簡單:專業上具有一定水準,態度上展現熱情並且樂於思考。我們要找的是有潛力獨當一面的明日之星。我們仍然能在現在的就業市場上找到這樣的優秀人才,他們也很愉快的在這裡與我們一同打拼。

     打造工作平台絕不簡單。今年以來,我們逐漸統合不同的工作習慣,尋找到了適合中型精品事務所的案件管理與工作時數紀錄系統。我們也建構了案件的進度管控、成本管控、利益衝突查核、財務上進出帳流程與內部簽核等標準作業程序。另外,我們持續往資訊無紙化、雲端化方向努力,並且建構一套所有文件電子化標準編碼與歸檔系統。這些從無到有的驚人發展,其實都歸因於所有團隊成員充滿活力的無私投入。

四、挑戰自己-永遠不停止學習與團隊合作的自我要求

   最後是對自己的期許。儘管在第一年我們有著豐碩的成果,但也有可能因為輕忽大意而受挫失敗。回首創業的艱辛過程,我們學到的寶貴經驗是:珍惜團隊合作,並且永遠不要停止挑戰自己、學習新知。來年,期許整個事務所團隊,可以發展更穩定的合作模式,並且建構更強大、更聰明的後勤支援系統。希望在明年此時,我們會有更多傲人的故事跟各位分享。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朋友過去對我們的照顧。每一句鼓勵與打氣,都對我們意義非凡。歲末年終之際,祝各位新年快樂,我們2016年再見。

創拓國際法律事務所 孫德至

2015年12月30日

創拓近期活動花絮

0 回復

發表評論

想要加入討論?
隨意貢獻!

發佈留言